時事新聞


  • 開發中國家貿易訴訟處理之合作
2012.05.03

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貿易暨永續發展中心(ICTSD)以及WTO法律諮詢中心(ACWL三組織合作,協助開發中的國家處理貿易訴訟。

WTOICTSD以及ACWL整合組織相關事務,分為兩部分之規劃。

根據ICTSD的研究,百分之八十八的開發中國家認為在貿易爭端中他們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對於法律爭議之處理,他們具備的能力較有限。

53日和4日舉辦了為期兩天南太平洋關於處理貿易訴訟的對談。該活動由
ICTSD所整合策畫,邀請50位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專家與代表一同與會討論,分享經驗,探討訴訟實務上所面臨的問題。

該對談為開放性的互動討論,目的在於加強開發中國家處理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

對談的與會者包括25個來自會員國的政府代表人員,該等人員也參與了430日到52日為期三天,由WTOACWL所規劃的爭端處理進階訓練之課程。WTO爭端處理各階段的專家們,就其各自的專業知識提供經驗分享。

國際貿易暨永續發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為一獨立、非營利的非政府組織,就國際貿易與永續發展分享其知識與經驗,促進該領域成員的對話交流。

WTO法律諮詢中心(Advisory Centre on WTO Law)則給予開發中低度開發的國家有關WTO法規之建議,包括一般免費法律諮詢或是提供處理WTO爭端之折扣服務。

WTO副秘書長Alejandro Jara表示,WTO爭端解決體系可以提供多元的貿易市場以及所有會員國許多好處。但開發中國家若有方法遊走於日益複雜的法律體系時,他們只能好好利用這些機會扳回一城。並非只是熟悉WTO的法律規則,還要清楚知道如何進行實務的訴訟程序。

ACWL的執行秘書長Frieder Roessler呼應Alejandro Jara的看法表示,WTO爭端處理之程序越來越複雜,致使就開發中以及低度開發國家相關政府人員的培訓面臨挑戰。現在的培訓要求結合實務經驗與分享專業知識


53日至4日的對話討論,整合了各國政府代表的意見、私人律師在訴訟進行前的處理方式,以及不同地區的經驗。

ICTSD顧問Miguel Rodriguez-Mendoza表示,開發中國家間存在著上述這些爭端處理的問題。

從專家的經驗學習,對於開發中國家建立國內體系以應付進行訴訟的需求而言極為重要。這可以由國家代表先整合,再結合公部門與私部門的人員來執行授權的反制措施。

該對話討論的參與人員,包括爭端處理機制的代表人員、專家,以及參加過先前培訓的各國代表。專家的任務是要說明在多元貿易的體系裡,實務上解決法律衝突的最佳方式,討論訴訟技巧與可能面臨的問題。

ICTSD顧問Miguel Rodriguez-Mendoza表示,本次與WTOACWL的合作機會十分重要,藉此可以將重心由資料的蒐集研究轉變為資訊的公開討論,促進貿易訴訟能力的建置

WTO副秘書長Alejandro Jara表示,這是WTO會員建置處理爭端能力的一種新方式。藉由三個機構的合作,與開發中國家分享資訊,以及各國彼此於面臨爭端處理時不同的知識和經驗,對於WTO的法律訴訟協助有益。Alejandro Jara熱切希望這樣的合作關係能擴及其他區域



以上新聞譯自WTO官方網頁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



  • WTO會員持續譴責阿根廷進口許可簽發的措施
2012.04.27

WTO會員持續譴責阿根廷進口許可簽發的措施

阿根廷對於部分進口要求非自動化的進口許可簽發並採取了其他措施,持續造成系爭產品出口減損-許多符合2012427WTO進口許可委員會所要求的會員國控訴,主張其出口至阿根廷的產品遭受該等措施影響

阿根廷主張,來自這些系爭國家的進口持續增加。阿根廷指出,其先前已解釋在國際經濟危機時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許可簽發措施的要求係符合WTO進口許可協定且合法。

會員國也控訴越南相關的進口簽發制度、印度就硼酸和石礦等措施,以及印尼就動植物蔬果產品等措施。他們質疑措施的運作,並表示相關過程並不透明,且在某些情況並沒有通知WTO

委員會曾收到30個來自會員國有關其進口許可簽發措施的通知,並於年度回覆一有問題者。而會員國對此並沒有任何意見。目前該委員會和其他WTO機構相同,開始減少使用紙張以縮減預算。委員會主席Shai Moses表示,在先前會面之後即開啟非正式的協商,會員國同意盡其可能遵守20111130WTO預算委員會(the Budget,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的建議減少書面的使用。而相關協商的程序仍會繼續進行

進口許可簽發措施係用於會員國同意某項產品得以進口與否。取得進口許可簽發證的行政程序必須簡單、中立、公平與透明化。會員國應盡可能地自動且快速給予產品許可簽發,即使係非自動的申請許可程序,會員國不應多餘地阻礙貿易之發展。

透過書面來通知資訊、提出問題以及回覆才能夠達到透明化的目的,委員會已就系爭書面的使用有所討論。而委員會目前正就其他因執行許可簽發協定所產生的爭議進行討論。


以上新聞譯自WTO官方網頁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


  • 民國100年11月2日

美國批評中國大陸未履行開放金融服務市場之承諾,歐、日亦要求在具體領域方面做出回應

中國大陸於2001年加入WTO,近日WTO開始審查其實施承諾義務之進展。WTO入會的前八年,每年皆審議其義務實施情形;第十年則進行最終審議。

美國駐WTO的貿易代表官員日前指出:「儘管我們歡迎中國大陸對金融服務業做出承諾所取得之進步,但其並未實施或僅部分實施該等承諾義務。」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亦催促中國「應立即採取措施,以解決各方對此問題之關切,並改善外國公司在服務業部門之市場進入。」

中國遭美、歐、日質疑未符合WTO義務之處在於,中國對於外資持股中國銀行與保險公司的比例做出限制,以及未確實簡化和明確化銀行法規。

USTR表示:「中國大陸於入會時,曾承諾允許合格的外國金融機構設立中外合資銀行,且將不會對外資持股比例設限。然而,中國至今仍對外國投資人出售現有中資銀行的股份做出限制。此外,外國銀行欲在中國設立分行擴大營運所需取得之監管許可,中方批准往往過於緩慢。

中國代表反駁,認為中方完全遵照WTO法規,但從未簽署任何關於銀行併購之承諾。中國外交官員指出,限制每位外國投資者只能持股中資銀行20%或全部股份25%的比例,這項政策事實上符合WTO規則,且未來也不考慮修正這項規定。另關於外資銀行僅能設立一間分行的問題,中國亦抗辯由於硬體設備、人員的取得以及管理和營運等問題太過繁複,不可能一次到位,故外資銀行最多允許設立一間分行。

日前美國曾向WTO控訴中國銀聯(China UnionPay)壟斷電子支付業務。中國表示,中國銀聯只是為使用電子支付的銀行間清算信用卡的服務提供者,因此目前並無相關義務開放「如Visa等非金融機構」的市場,但未來隨著市場發展仍有可能逐步開放信用卡清算部門。此外,中國亦正考慮對外國公司開放第三方汽車保險市場,但目前無既定的談判時程。

關於日本曾建議外國共同基金投資中國股市(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之限額應提高至300億美元。中國表示,由於截至今年九月以前已有103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總額高達206.9億,因此暫不考慮提高投資額上限。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中國最後的控訴包括,無論是已在中國設址的美商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行,或是新的保險公司申請設立本行時,中國的批准程序經常過於耗時;另外,中國對於提供企業年金服務之外國公司的市場進入,已有四年未實施許可證核發制度。

針對上述中國是否遵守WTO義務之問題,WTO要求USTR提出年度報告。該份報告通常於1211(中國入會之日)公布。

【由聶家音報導,取材自Reuters2011112日】

  • 民國100923

中國大陸限制稀土出口,美國要求採取反制行動

對於中國大陸限制稀土出口的禁令,美國貿易代表柯克(Ron Kirk)近日宣布將對其提出反制措施。
       
        日前,美國、歐盟與墨西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控訴中國大陸限制鋼鐵和其他工業產品原料的出口,WTO亦已認定渠等勝訴。之後,中國大陸提出上訴,上訴機構的最終裁決則尚未出爐。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太平洋地區及全球環境事務小組」(House Foreign Affairs Subcommittee on Asia, the Pacific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主席曼祖洛Donald A. Manzullo)在921舉行的聽證會上呼籲聯邦政府應聯合其製造業者,共同抵抗中國壟斷稀土資源的作為。
       
        曼祖洛強調,中國大陸掌控全世界97%的稀土資源,卻限制出口並哄抬價格,對其他國家的業者影響甚鉅。稀土主要用於許多先進的科技產品,例如手機、日光燈、混合動力引擎、飛機、風力渦輪發電機等方面。 
       
        中國大陸自一年前開始,因與日本的釣魚台爭議而限制稀土出口,導致某些稀土價格飛揚,尤其是用於生產玻璃、陶瓷的「鈰」、「釹」和用於核研究的「鏑」。目前該等原物料的價格仍然持平於天文數字的等級,致使美國業者無法再期待該等物料的穩定供應,進而影響美國國防安全和數以萬計的產業。
        
        曼祖洛表示,美國北伊利諾州及全國人民皆對中國大陸壟斷稀土市場感到特別憂心,因此政府應該加速採取反制行動。美國能源局DOE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目前正在研究替代技術,但仍須加倍努力。美國國會、政府與製造業者應共同研擬策略,要求中國大陸不得再獨占稀土市場,包括對中國大陸提出貿易制裁,以及鼓勵美國多生產稀土。美國希望將來能擺脫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921舉行的聽證會上,許多美國製造業者出席並證實,中國大陸的壟斷作為已嚴重影響美國產業。專門生產製冷和空調控制的丹佛斯集團(Danfoss)總裁John Galyen指出,其使用磁懸浮軸承技術(magnetic bearing technology)所製造出的高效能製冷機,由於倚賴鏑和釹等原料,進而減少40%的能源成本。今年,丹佛斯的能源成本飆升至以往的20倍,運送時間也從兩個月延長至六個月。集團總裁認為,除非美國政府願意支付這項價格差異,否則應該對於中國大陸的壟斷作為提出有效的反制措施。此外,使用稀土製作磁鐵和相關精密零件的阿諾德磁鐵技術公司(Arnold Magnetic Technologies)副總裁Robert Strahs指出,有許多美國客戶曾向其表示,將來工廠可能遷至中國大陸,以更方便取得稀土的供應,附帶地也使就業機會必須移至海外。因此Robert嚴正表示,美國應鞏固這些使用稀土的綠能科技、航太與國防產業,以保護就業機會並確實掌控對稀土資源的取得。另一家美國稀土大廠Molycorp, Inc.的總裁Mark Smith方自中國大陸返美,道出中國大陸官員已表示將來會繼續限制稀土的出口,並著重國內市場的供應一事。因此Smith認為美國應加速研發生產稀土製品的能力,且同意不能因為中國大陸減低稀土出口量,而減損美國的經濟與國防安全利益。

【由聶家音報導,取材自美國眾議院,2011923








  • 民國10077
【中國大陸限制原料出口違反WTO規定】
中國大陸限制九種原料出口,違反國際原則,造成該國廠商不公平競爭優勢,世界貿易組織專家小組表示,支持美國、歐盟以及墨西哥對中國大陸的控訴。
18個月前WTO法官同意探討中國大陸在工業原料(包含焦煤、鋅和鋁土礦)的海外運輸上實施配額、出口關稅及要求許可證,是否屬歧視性措施,今天WTO正式做出裁決。這些限制措施加深了中國大陸與其貿易夥伴間的緊張關係,其貿易夥伴經常對中國大陸政府的不公平經貿政策提出控訴。
日內瓦的貿易仲裁網站上,可看到WTO法官在長達315頁的判摘要中提到"專家小組認為,中國大陸的出口關稅政策與其在入世議定書中所做承諾並不相符。""專家小組並認為對某些原料實施出口配額限制違反WTO規則。"
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於鎘、金、銦、鐵礦石、石灰、鉛、猛、汞、鉬、磷、鹽、錫、鎢,釩和鋅的產量豐富。中國大陸的出口限制已導致全球原物料供應的下降,造成價格上漲且讓世界各地製造商轉移至中國大陸以便取得更廉價原料。

"重大勝利"
美國貿易代表Ron Kirk 於一封電子郵件表示,"專家小組報告顯示了美國及其他世界各地製造商和工人的重大勝利。"中國大陸以往的關稅政策"已造成大規模的貿易扭曲且損害全球市場的供應鏈。"
本件WTO爭端案尚包含了鎂,錳,碳化矽,氟石,碳化矽和黃磷,這些是用於鋼鐵,鋁,汽車和化工等行業的原料。
中國大陸反駁表示,其限制措施是為了保護易耗竭自然資源的必要措施,緩解生產過剩和減少溫室氣體碳、硫的排放。對此,美國、歐盟以及墨西哥均表示,中國大陸一方面在境內保持原料低價易得,另一方面卻對出口採限制措施造成出口原料短缺,對其國內製造商的衝擊極大。
WTO專家小組表示中國大陸"無法證明"出口關稅減少環境汙染。中國大陸政府對判決如有異議仍可繼續上訴。

"稀土"
本判決可能提高了美國及歐盟的信心,決定日後向WTO提出中國大陸限制稀土(一由17種元素構成,多用於風力渦輪機,混合動力汽車和國防應用,如導彈)出口一案。
中國大陸已對金屬進行限制國內生產及出口的措施,以六倍的價格售與主要需求國家包含美國與日本。高勝公司與澳洲業務夥伴於五月表示,中國大陸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減少配額,促使價格上昂。
歐盟貿易委員Karel De Gucht 於一份聲明中表示,"我預期中國大陸將開始讓其出口措施符合國際規則。""考量到此一環節,中國大陸應確保稀土的自由及公平供應。"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95%稀土來源的供應者,曾表示其限制係為了保護環境且符合對WTO的承諾。該國內蒙古包頭市地區生產輕稀土(如鑭,鈰和釤)。重稀土(包括元素鏑,钆和铽)生產區則集中在中國大陸南部。

"有力證據"
美國GT國際律師事務所律師及前WTO上訴機構主席,James Bacchus,表示"一個強有力的法律案"能作為對抗中國大陸稀土出口政策的有力工具。
他於520號的華爾街日報寫道,"中國大陸在稀土議題上易受WTO案件的影響,因為當中國大陸於稀土出口上實施漸進限制措施造成外國生產商損害,相形之下,中國大陸對其國內生產商卻無明顯限制。""以環境為抗辯只有在措施能與國內實施的生產或消費限制措施相結合始屬有效。"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Bloomberg201177日】
  •   民國100年6月21日
    【美眾議院民主黨推動表決中國大陸貨幣法案】
    民主黨黨主席星期四於美國眾議院表示,他們將強行推動對中國大陸貨幣法案進行表決,此議案去年在眾議院獲得壓倒性多數贊同,但未能獲參議院認可通過。
    眾議院民主黨黨主席Nacy Pelosi表示,黨員擬共同連署一份"履行呈請"(discharge petition),要求掌控眾議院過半席次的共和黨推動該法案。黨主席表示,這將需要218位議員的連署。
    去年眾議院以348票贊成對79票反對的票數通過貨幣法案,支持的348票中,分別是99票共和黨以及249票民主黨。
    民主黨議員Sander Levin (前美國籌款委員會主席) 是當時推動法案的主要人物。
    然而,共和黨黨主席表明共和黨無意參與推行法案,並敦促歐巴馬政府將重心放在美中貿易關係。
    Levin 於星期四向媒體表示,共和黨議員如果關心美國國內就業趨勢,就應該支持法案。Levin和其他立法者認為中國大陸的貨幣匯率遭達40%的低估,這也賦予中國大陸企業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
    於此同時,民主黨參議員Charles Schumer也在本周發了一封信給其參議院同事,表示他近期內將對中國大陸貨幣法案提案。
    此番再次重視中國大陸貨幣立法,主要是因美國總統Barack Obama準備將與南韓、巴拿馬,以及哥倫比亞的自由貿易協定送交表決。民主黨黨員對此並不歡迎。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REUTERS2011621日】

  •  民國100年6月7日
    【日本將與加拿大間之綠色電力規則爭端提交至WTO
    日本於61日要求世界貿易組織 (WTO) 組成法律審查小組,研議加拿大對於太陽能以及風力發電計畫的地方補助,是否提供了國內設備製造商不公平競爭優勢。
    日本駐WTO大使寫給WTO爭端部門主席的信中表示,儘管加拿大有安大略方案,保證只要是由加拿大製造的設備所提供的再生能源,都會提供價格優惠,但日本已放棄藉由該方案解決問題。
    Yoichi Otabe 大使寫到"磋商結果並未解決爭端,因此,日本請求成立法律審查小組以審查此問題。"
    此爭端引起了更多爭論,亦即,多國 (其中包含加拿大、美國以及中國大陸) 將價值達數十億美元的公共工程和能源、環境方案保留給地方產業。
    東京方面於一份聲明中表示,"日本相當擔憂此種貿易保護措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效尤"
    日本表示,安大略省政府執行的環境計畫違反加拿大在WTO下的義務。安大略是加拿大10個省分中人口最為稠密的一省。
    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聯邦政府表示將"WTO爭端決小組上,繼續堅定地維護加拿大的利益",同時也提到環境計畫是安大略的責任。
    安大略於20095月為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規劃了「最低饋電費」(minimum feed-in tariff),此為加拿大對抗氣候變遷的計畫一環,但此項規劃卻只適用於部分或完全於加拿大境內製造的發電機。
    日本表示此種地方保護條款 (local-content clause)違反法律,此外,亦援引安大略於20111月的一份決議,顯示保護門檻更被進一步提高。
    WTO成員會先於617日討論訴訟程序的開啟問題,加拿大方面則可能會要求延後訴訟以便其研究日本的主張。
    自從安大略開始執行其饋電費計畫,相當多國內及外國公司已公開表示計畫在省境內設立公司。
    其中設立規模最大的計畫是由南韓的三星電子公司提出,三星電子公司已於去年簽訂一份價值加幣70 (714千萬美元) 的契約,承諾提供風力及太陽能電力,並製造四座提供零件的工廠。預計該契約將提供16,000個工作機會。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REUTERS201166日】

  • 民國100年5月23日
    【亞太國家尋求杜哈回合替代方案】
    亞太地區貿易部長們已同意盡速結束曠日持久的杜哈回合談判,同時尋求以較小的地區性協議形式達成全球協議。
    此次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論壇 (亞太經合論壇) 於擁有美國「最漂亮天空」及「大天空州」美譽的蒙大拿州舉行,論壇中,亞太經合會 (APEC) 會員討論到WTO談判的推動問題。這些分別來自九個不同國家的官員表示,他們正試著在年底前建立「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相關框架。
    亞太經合會議外,9個經濟體 (澳洲、汶萊、智利、馬來西亞、紐西蘭、祕魯、新加坡、越南,以及美國) 也召開會議認為TPP仍需後續建置工作,而且也需要更多國家的參與。
    一份聲明指出,部長們在TPP這個複雜的議題上,已進行了6次回合協商,他們相當滿意目前穩定而實質的談判進程,可預期對於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有相當大助益。
    關於貿易協議的初步草案,預計會於今年1112日至13日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辦的APEC首腦高峰會上提出。
    部長們報告到,談判小組已然將各會員的立場整理反映出來,但會員各自對於夥伴關係的法律承諾則仍尚未定案。
    部長們同時注意到,談判有助於工業產品、農產品、紡織品、服務、投資,以及政府採購的市場進入進展。
    談判議題涉及,就業機會創造與保持、將發展重心從經濟成長轉移至經濟發展、加強供應及生產鏈,並且鼓勵APEC經濟體內的中小企業參與貿易。
    部長們並重申其他APEC國家成為TPP會員後的後續效益,亦即,談判會盡可能確保對當前和未來的談判國均有益。
    APEC會員菲律賓因此表示有意加入TPP
    聲明指出,(部長們)同意以雙邊方式與有意加入國家協商,同時會隨時注意其他APEC會員是否符合或何時達到加入的高門檻。
    為了推動TPP談判,美國貿易代表Ron Kirk 表示,接下來的杜哈回合談判是時候開始務實討論了。
    Kirk認為,為了讓杜哈回合談判完滿落幕,我們必須開始腳踏實地的討論有甚麼是能做到的。
    Kirk接著表示,我們需要研議我們所能採取的下一步,以便取得更多收穫,如果我們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就應該要盡快採取實行。
    APEC論壇的一個經濟會議聲明中,部長們表達了對於已持續近十年的杜哈發展議程僵局的擔憂。
    APEC表示,518日在蒙大拿州所進行為期兩天的會議,將著重在深化區域貿易整合、推動綠色成長,以及加強法規合作以強化多邊貿易。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BusinessWorld Online2011523日】


  • 民國100年4月25日
    【經過十年談判,杜哈貿易回合面臨破局危機】
    為了挽救陷入僵局的杜哈回合談判,關鍵會談將於本周在日內瓦召開,其中尤其擔憂富國與窮國間將近十年的談判破裂後,將造成彼此間更大鴻溝。

    在談判陷入幾個月的僵局後,WTO設定本周五為期限,讓參與談判的主要國家就工業關稅部分達成協議。WTO總幹事Pascal Lamy觀察談判從2011年初至今毫無突破的跡象後,形容此為"嚴重"情勢。

    他曾說如果希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回合談判,談判最好在復活節前有所進展。關於談判狀態,Lamy警告,談判代表應"深思揚棄十年實質多邊談判後的後果"

    彼得斯經濟研究所智庫、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Jeffrey Schott認為,"這是日內瓦的外交官舉白旗放棄"。去年在首爾的G20高峰會,各國領袖即承諾要完成持續已久的談判,但Schott表示"G20領袖在這方面搞砸了"

    沒有甚麼證據顯示開發中國家─中國大陸、印度以及巴西─正準備向美國以及歐盟的施壓低頭,進一步削減對其國內製造業者的保護,本周WTO日內瓦總部的氛圍顯得相當鬱結。在星期五召集談判代表前,Lamy計畫先於星期二舉行一系列非正式"密室"會議,少數已於日內瓦的談判代表認為不會有甚麼突破。

    歐盟貿易委員Karel de Gucht認為,"此刻沒有甚麼持樂觀態度的理由",並且認為是時候開始考慮如果談判破裂,接下來的"B計畫"

    南非貿易暨工業部長Rob Dzvies表示,"我認為這裡基本上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杜哈回合談判沒有進展,或者是某些國家如南非會被要求更多妥協。

    巴西在WTO大使Roberto Azevedo表示,"如果無法突破僵局,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從200111月即開始的多哈回合談判中,有甚麼是可以被挽救的"

    Lamy在上星期發表的談判狀態摘要序言中表示,"我相信我們正面臨一個從以前即存在的明顯政治代溝"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當富國承諾規劃公平的競爭環境給開發中國家的生產者,提供其創造有利可圖的市場環境,杜哈回合曾一度熱烈開展。

    美國貿易代表Ron Kirk承認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間存在分歧意見,譬如中國大陸仍佔大宗,但這已預示多哈回合將無結果。他補充表示華府意欲達成協議,但Lamy相信,如果談判(包含農業、服務業,以及工業產品談判)計畫在2012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的隔年初完成,那時間所剩不多。一位日內瓦內部人員表示,"事實上,這就像國王的新衣一樣"

    然而,國際樂施會研究部主管Duncan Green認為,政治優先的考量已在談判開始後有所改變:"這個世界在過去的十年間已大幅改變,貿易關係也有所變動,但這並不是全部也不是最後的改變。我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往更大的目標邁進"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The Observer2011425日】

     
  • 民國100年4月12日
    Putin衝動表示不適用WTO規則】
    莫斯科 上星期五,俄羅斯經濟部副部長Andrei Klepach發表演說,建議政府應該遵守WTO的進口關稅規則,總統Vladimir V. Putin對此提出嚴厲指責。俄羅斯至今尚非全球性貿易組織的會員國,但已提出申請準備加入。

    Putin此舉是否會對於順利進行中的複雜入世談判造成影響,目前尚未明瞭。

    美國和歐盟的貿易官員均表示,俄羅斯在特別癥結點上,像是著手查緝盜版、同意更嚴格管制仿製藥品,以及與芬蘭協商圓原木出口關稅後,幾乎已達入世要求。

    因此,當Putin打斷副部長的演說,並聲明他會指示俄羅斯政府官員無須WTO規則時,無疑令人感到驚訝。

    Klepach當時的演說談到,雖然俄羅斯工廠有關工業電器設備如渦輪等,正面臨中國大陸進口的競爭,政府官員仍不應輕易提高關稅,因為俄羅斯當下正嘗試加入WTO,而有自由貿易承諾。副部長表示,"政府官員受到制約"

    Putin接著言語尖銳的脫口表示,俄羅斯政府官員應該無視這些規則。根據一份國際傳真社在聖彼得堡的會議報告,Putin當時表示,"這是直接命令"

    Putin說到,"一旦我們開始以非會員國身分履行WTO下義務,我們的合作夥伴將會失去任何承認我們的希望""如果我們已遵守一切,何必要別人來承認我們?"

    儘管Putin的政府爭取成為會員國,Putin多年來仍對WTO持保留態度。

    回顧2009年,當時俄羅斯已接近加入的門檻,Putin驟然中斷談判,並表示俄羅斯只會以與白俄羅斯、哈薩克的關稅同盟身分加入。雖然現在俄羅斯已揚棄當初的主張並單獨進行談判。

    這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挫折的談判。俄羅斯早先於1993年即提出申請要加入WTO的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其申請延宕至今,時間之久超過其他已加入的153個會員國。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THE NEW YORK TIMES2011411日】
  • 民國100年3月29日
    【歐盟於災後尋求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議】
    布魯塞爾─歐盟於星期五開啟了與日本的貿易談判之門,宣稱協議將有助於日本災後經濟復甦。

    削減關稅以及減少貿易障礙的協議內容,將會是歐盟與單一國家所簽定貿易協議中,影響重大的協議之一。歐盟與日本間的貨品貿易額於2010年間達109億歐元(美金153),可預期此協議將會是歐盟至今最重大的貿易談判,甚至超越近期與南韓67億歐元的自由貿易協議。

    然而此規劃中的協議也可能會因日本本身龐大的出口潛力,引發某些歐盟內部重要工業的反彈聲浪。尤其在南韓汽車製造業從歐盟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中獲得免關稅的保障後,日本的汽車工業早已有意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議。

    經過禮拜五的會晤後,領袖們於聲明中指出,將於五月展開與日本的首腦會議,討論自由貿易的相關進展。

    聲明亦指出,"這個即將到來的首腦會議必須用以加強自由貿易關係,並且近一步提出共同議程,包括藉由自由貿易談判,與日本交涉非關稅貿易障礙和政府採購限制。"

    歐盟已有一段時間對於日本的相關規範有微詞,認為規範使歐盟企業難與日本政府簽訂契約。

    負責代表歐盟27個會員國對外協調貿易協定的歐盟執委會,認為只要能夠消弭貿易壁壘,以及訂定更自由的政府採購規範,相當有可能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執委會的貿易政策發言人,John Clancy認為,"同時必須認知,於此階段此自由貿易協定並無固定時程,但很顯然地接下來的歐盟/日本首腦會議可能會對此問題有更深入的討論。"

    此次會晤後,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於記者會上指出,他是推動此次貿易談判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我相信為了要顯示我們幫助日本經濟復甦的誠意,應該將邀請日本進入歐盟自由貿易區,列為優先事項。"

    歐盟汽車出口到日本原本即無關稅問題,但業內人士認為日本的各種法規規範,限制了他們在該國的銷售。由於歐盟目前對日本汽車的進口採取關稅課徵政策,讓歐洲汽車業者對此協議較不存期待。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發言人,Sigrid de Vries表示,"我們會緊盯之後的進展。"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1328日】


  • 民國100年3月14日
    【中國大陸對美國反傾銷上訴案部分勝訴】
    WTO於星期五就中國大陸與美國的上訴爭端案,判決中國大陸部分勝訴。該案係關於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某些鋼管、輪胎,和複合編織袋的反傾銷措施審查。
    對於案件的判決結果,中國大陸宣稱是"重大勝利",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發表聲明,表示"深感不安"
    WTO爭端解決小組於去年10月駁回中國大陸對美國的部分指控。但隨者北京當局的上訴,設在日內瓦的貿易監督上訴機構於禮拜五駁回了爭端解決小組至少兩項主要裁決。
    上訴機構在長達232頁的報告中,呼籲美國修正其國內與WTO協定下義務不符的措施。
    美國貿易代表Ron Kirk因此於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我對於報告結果深感不安"。他補充說明道,"上訴機構於此案中明顯逾越其權限""我們會仔細審閱報告內容,以便充分了解報告的涵義"
    去年十月,爭端解決小組於中國大陸對美國商業署的爭端案中,裁定支持中國大陸的五項要件,但駁回其他的控訴。
    由於上訴的內容涉及貿易利潤豐厚的鋁管、柵欄,和廉價汽車輪胎等材料領域,中國大陸對於上訴的結果欣然接受。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網路發表的聲明說道,"上訴機構的報告認為,美國對中國大陸所採措施,無視世界貿易規則",因而稱此為"重大勝利"
    即使反傾銷措施嗣後可能遭出口國於WTO提出質疑,WTO153個會員國仍有權在經過調查後,對過於廉價的進口產品課徵關稅。
    北京當局2008年正式對美國提出的訴訟,主要是控訴美國於2007年在調查階段便對中國大陸產品課徵額外關稅,是"不公平做法"
    WTO已於去年十月承認其法律和貿易專家的裁決推遲了一年,是為了要解決案件的"實質複雜性"情況。
    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逐步開放經濟,其所支持的出口產業,截至目前為止,已迭次遭貿易競爭對手如歐盟和美國提出控訴。
    雖然如此,為了避免全面的貿易戰,中國大陸於十年前加入WTO以後,便善用WTO的調解機制,以減少訴訟紛爭。
    北京當局至今提出的訴訟有八宗,其中六個是針對美國,另外兩個以歐盟為對造。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AFP2011312日】

  • 民國100年3月8日
    WTO使中國大陸面臨稀土挑戰】
    “原料報告增強了歐盟提起稀土爭端解決訴訟的動機”─消息來源指出
    WTO報告譴責中國大陸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
    根據消息來源,WTO的機密文件顯示中國大陸針對稀土的出口限制措施,促使歐盟對此提出爭端解決訴訟。
    “WTO認為,中國大陸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具有爭議性。一位熟悉案件的人士於星期二指出。因此當歐盟也對中國大陸的稀土限制措施提出質疑,WTO會慎重處理此事
    由於稀土是生產智能手機和電動車中光纖電纜等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歐盟執行委員會已於去年著手進行中國大陸稀土限制措施的合法性調查。
    做為產量佔全球稀土市場97%大宗的出口大國,中國大陸宣稱其限制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護環境以及產量日漸稀少的稀土原料,依據該主張,中國大陸的限制措施是在合於WTO的貿易政策下實施的。
    但根據貿易消息來源的說法,WTO一份機密報告發現,中國大陸對於用於生產鋼鐵、鋁,以及化工產品的鋁土礦、鎂出口限制措施,也是出於類似主張,但該爭端解決程序進行至今,其主張已被認為存有瑕疵。
    歐盟、美國,以及墨西哥是於2009年共同對中國大陸提起原料訴訟,主要是認為針對這些原料實施的數量配額和繁文縟節,歧視外國製造商和生產商,並給了中國大陸一個不公平的優勢。
    鮮少對當前爭議作評論的WTO,已公開質疑中國大陸針對某些原料的出口限制措施,究竟是為了維護自然資源或者只是純粹出於嘉惠中國大陸製造商的目的。
    已遞交給原料訴訟爭端當事國的WTO初步報告,直到四月份公開為止,都會保持機密。兩造如有異議者均得提出上訴。若中國大陸敗訴,必須對出口限制措施做補償,以避免遭到制裁。
    美國亦於上個月指出,不排除在WTO中就中國大陸原料出口措施提出爭端解決的可能性。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Reuters201131日】

     
  • 民國100222
  • 民國10077
    【中國大陸限制原料出口違反WTO規定】
    中國大陸限制九種原料出口,違反國際原則,造成該國廠商不公平競爭優勢,世界貿易組織專家小組表示,支持美國、歐盟以及墨西哥對中國大陸的控訴。
    18個月前WTO法官同意探討中國大陸在工業原料(包含焦煤、鋅和鋁土礦)的海外運輸上實施配額、出口關稅及要求許可證,是否屬歧視性措施,今天WTO正式做出裁決。這些限制措施加深了中國大陸與其貿易夥伴間的緊張關係,其貿易夥伴經常對中國大陸政府的不公平經貿政策提出控訴。
    日內瓦的貿易仲裁網站上,可看到WTO法官在長達315頁的判摘要中提到"專家小組認為,中國大陸的出口關稅政策與其在入世議定書中所做承諾並不相符。""專家小組並認為對某些原料實施出口配額限制違反WTO規則。"
    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於鎘、金、銦、鐵礦石、石灰、鉛、猛、汞、鉬、磷、鹽、錫、鎢,釩和鋅的產量豐富。中國大陸的出口限制已導致全球原物料供應的下降,造成價格上漲且讓世界各地製造商轉移至中國大陸以便取得更廉價原料。
    "重大勝利"
    美國貿易代表Ron Kirk 於一封電子郵件表示,"專家小組報告顯示了美國及其他世界各地製造商和工人的重大勝利。"中國大陸以往的關稅政策"已造成大規模的貿易扭曲且損害全球市場的供應鏈。"
    本件WTO爭端案尚包含了鎂,錳,碳化矽,氟石,碳化矽和黃磷,這些是用於鋼鐵,鋁,汽車和化工等行業的原料。
    中國大陸反駁表示,其限制措施是為了保護易耗竭自然資源的必要措施,緩解生產過剩和減少溫室氣體碳、硫的排放。對此,美國、歐盟以及墨西哥均表示,中國大陸一方面在境內保持原料低價易得,另一方面卻對出口採限制措施造成出口原料短缺,對其國內製造商的衝擊極大。
    WTO專家小組表示中國大陸"無法證明"出口關稅減少環境汙染。中國大陸政府對判決如有異議仍可繼續上訴。
    "稀土"
    本判決可能提高了美國及歐盟的信心,決定日後向WTO提出中國大陸限制稀土(一由17種元素構成,多用於風力渦輪機,混合動力汽車和國防應用,如導彈)出口一案。
    中國大陸已對金屬進行限制國內生產及出口的措施,以六倍的價格售與主要需求國家包含美國與日本。高勝公司與澳洲業務夥伴於五月表示,中國大陸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減少配額,促使價格上昂。
    歐盟貿易委員Karel De Gucht 於一份聲明中表示,"我預期中國大陸將開始讓其出口措施符合國際規則。""考量到此一環節,中國大陸應確保稀土的自由及公平供應。"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95%稀土來源的供應者,曾表示其限制係為了保護環境且符合對WTO的承諾。該國內蒙古包頭市地區生產輕稀土(如鑭,鈰和釤)。重稀土(包括元素鏑,钆和铽)生產區則集中在中國大陸南部。
    "有力證據"
    美國GT國際律師事務所律師及前WTO上訴機構主席,James Bacchus,表示"一個強有力的法律案"能作為對抗中國大陸稀土出口政策的有力工具。
    他於520號的華爾街日報寫道,"中國大陸在稀土議題上易受WTO案件的影響,因為當中國大陸於稀土出口上實施漸進限制措施造成外國生產商損害,相形之下,中國大陸對其國內生產商卻無明顯限制。""以環境為抗辯只有在措施能與國內實施的生產或消費限制措施相結合始屬有效。"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Bloomberg201177日】
【下一次爭端解決機構會議的建議議程已提出】
WTO/AIR/3699
               
        WTO秘書處於2011214日發布爭端解決機構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簡稱DSB) 的會議通知以及下一次會議的建議事項清單。下一次會議將於2011224日星期四早上十點在威廉‧帕拉爾德中心 (前國際勞工組織大樓) 召開。
        DSB係根據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瞭解書(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簡稱DSU)第2.1條規定而成立,其職責最主要是執行DSU所訂定之規則與程序。為了避免裁決有延宕情形,DSB有權將裁決的實施情況列入會議議程,以監督相關裁決及建議之執行;會員也隨時可以提出有關實施的問題。會議通知是以”AIRGRAM”的官方文件形式為之,在DSB每次會議召開前10天,有關會員應向DSB提交裁決實施進展情況的報告。
        關於下一次會議的建議議程,其內容主要是針對裁決的實施狀況以及會員提出的實施問題。裁決實施狀況例如美國關於1998公共撥款法案 (Omnibus Appropriations Act) 211款的實施現狀報告以及美國針對日本特定熱軋鋼產品所實施的反傾銷措施的現狀報告等。
        此次某些會員也針對裁決的實施提出問題,像美國於20001028日公佈生效之「2000年持續傾銷與補貼之補償法案」(Continued Dumping and Subsidy Offset Act of 2000CDSOA),又稱「Byrd修正案」,歐盟與日本共同提出聲明要求美國履行DSB的建議。Byrd修正案是美國政府為了將其對外國廠商所課徵的反傾銷稅以及平衡稅的稅款,分配給美國國內相關廠商而制訂的法律。對此,歐盟、巴西、日本、澳大利亞、智利、印度、印尼、韓國和泰國等9國曾於20001221日聯合指控Byrd修正案違反WTO規範, 2002916日小組公布裁決美國敗訴,美國不服提出上訴。同年1022日上訴機構公布其上訴報告,裁決內容亦認為Byrd修正案違反WTO規定。DSB2003127日採納小組與上訴機構之報告。
        其他的會議建議議程如政府及非政府組織所提出的小組人才庫建議名單 (Indicative List) 等,亦列於會議的通知文件上。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WTONews2011221日】



民國100年5月9日
【南韓與歐盟的貿易協定進入最後批准階段】
南韓國會在排除最後的障礙後,已批准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將於七月生效。
可預期該協定將促進南韓與歐盟間約100億歐元的貨品貿易。
該協定並將於接下來五年內,免除大部分關稅以及貿易壁壘。
同時南韓也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儘管有反對的民主黨杯葛,南韓的執政黨─大國家黨(GNP)仍通過自由貿易協定。
大國家黨發言人Bae Eunhee表示,"我們期待為勞動階層謀求最大的福利,亦即創造250,000個工作機會,並且藉由穩定物價及提高可能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準"。
民主黨之所以抵制,主要係因農業和小型企業的保障問題。
歐洲議會已於2月批准自由貿易協定。

[兩競爭中協定]
南韓自2007年起便與歐盟協商自由貿易協定,同年並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南韓與美國的協定因雙方內部的反對聲浪而延宕。
美國方面,有牛肉工業與汽車工業阻礙協商進展,另一方面,南韓則有農業反對協定。
美國國務卿Hilary Clinton表示,華府方面希望藉由近期參訪南韓首爾的機會,讓協定在今年內獲批准。
歐盟與美國均希望得到第一個進入亞洲第四大市場的機會。
歐盟是南韓目前第四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居次。
【由林其樺報導,取材自BBC News,2011年5月9日】